徐峰
先后于2001年和2004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及工业工程专业双学士学位和热能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取得剑桥大学工程学博士学位。2008-2011年在哈佛医学院/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健康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Harvard-MIT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任博士后、研究员。2011年全职回国,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导、生命学院副院长。2012年入选中组部第二批“青年千人计划”、陕西省第五批“百人计划”,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在课题开展中遵循“力学基础理论-生物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的学术思路,通过理解和探索人体组织/细胞的力学行为和力学环境,将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与工程学、生物医学等领域进行交叉融合,开展了生物组织热-力-电耦合学、细胞热-力-电微环境工程、基于生物微流体力学的即时诊断技术的研究。围绕学术思想、研究目标以及发展规划,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创新团队,于2011年同卢天健教授共同建立西安交通大学“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研究中心”(http://www.china-hhgg.com/),并担任主任。现已形成一支具有从事高水平学科交叉研究能力的队伍(3名青年千人,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研究人才专业涵盖生物力学、材料学、细胞/组织工程学、电化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为团队瞄准具有挑战性的前沿科学问题,创造出能解释这些问题的有效工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重要成果体现在中英文专著和教材5本;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在Prog Mater Sci、Adv Mater、ACS Nano、Adv Funct Mater等国际期刊发表100余篇期刊论文,总影响因子超过920;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实现了若干关键应用。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引用和正面评价,所发表论文被引用4300余次,引用指数因子H=32,9篇论文入选ESI高引用论文,1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19篇论文被Adv Funct Mater、Small、Lab Chip、Soft Matter等杂志选为封面和内封面论文。他引论文所在期刊包括Nature、Chem Rev、Nature Mater、Science、Cell、Nat Methods等。在生物热-力耦合学方面的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担任SCI源期刊J Mech Med Biol和J Med Imaging Health Inform的副主编,Scientific Reports和Biofabrication的编委,作为客座编委受邀为Phil Trans R Soc A等国际期刊编辑特刊4本。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学术交流,担任国际会议主席4次以及分会主席14次;做国际学术会议特邀报告30余次。主持纵向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子课题、教育部重大科技专项、中韩-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等。
教育经历
2004 ~ 2008 英国剑桥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博士(指导老师:卢天健教授)
2001 ~ 2004 西安交通大学 工程热物理硕士(指导老师:郭烈锦教授、白博峰教授)
2001 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学学士
2001 西安交通大学 热能与动力工程学士
研究工作经历
2015 ~ 今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院长(科研、外事、人事)
2012 ~ 今 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2011 ~ 今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博导
2011 ~ 今 西安交通大学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 创始主任
2008 ~ 2012 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部 / 哈佛医学院 博士后、研究员
E-mail: fengxu@mail.xjtu.edu.cn